翼鸥分享会:STEAM教育的那些秘密……
我们在预热STEAM沙龙活动时,还只安排了4位嘉宾出席。8月24日现场,观众们惊喜的发现鲨鱼公园创始人张永琪老师第一个登台分享,带来了许多有力度的行业观点。张老师是“计划外”的分享嘉宾,作为教育业的前辈,他从“全球”“历史”的角度解析了STEAM教育兴起的深层原因。
随后,乐博乐博的侯景刚、乐高教育的于琨、睿艺的刘芮伊先后进行了主题分享。最后,翼鸥CEO宋军波登场,以“我的在线STEAM历程”为主题,展示了画啦啦、优贝甜音乐、在线趣味植物课多个鲜活案例,解释了张永琪老师的提到的深层原因......
这里先不说,满满干货,仔细往下看吧。
张永琪
环球雅思、鲨鱼公园创始人
“STEAM不仅仅代表学科类别,重要的是代表未来的新学习方式”
“因为需要讨论,需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与领导力,STEAM教学只可以小班形式进行”
“我考察了丹麦、美国、日本多个国家,思索教育的未来。中国的教育大势,将在美国与日本之间,培养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是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趋势。”
"我们不应该在现有学科中加入STEAM这个学科,而是把STEAM做成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:STEAM教育讲究探究、动手实践,是一种慢性教育,需要耐心,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。”
“未来,所有学科都要具备STEAM这样的教学理念。包括K12、少儿英语都可以借鉴STEAM的教学方法,要以“学”为中心,而不是以教为中心。”
候景刚
乐博乐博创始人、真格教育基合伙人
“培养场控能力足够的老师,是未来在线STEAM教育的关键。”
在线STEAM是个比较新的模式,根据乐博乐博的探索,我总结有3个核心点:
1、线上营销。包括做有趣的内容,引发孩子学习兴趣,逐渐形成IP,做好demo课和转化
2、学习管理体系。做好学习管理非常重要,或者说是教学模式:匹配好课和练、讲和学的关系,就能形成独有的教学特色
3、教师管理。在线教学方法是很不一样的,要让老师学会和学生在线互动,控制班级秩序,并且标准化
在线STEAM的运营体系可以简单的解释为:
1、 IP引流。先做内容,在微信、微博、自媒体平台分发。好的内容(动画、故事、音频)是引发孩子兴趣的核心,逐渐形成IP
2、线上录播课。进入筛选客户阶段,做好精品Demo课,吸引学生付费
3、直播授课。进入收费阶段,以创新的“学习管理体系”进行教学,ClassIn只负责在线教学部分
4、线下体验营。付费服务,让孩子们有更深入的实践体验,线上线下教学结合
于琨
乐高教育中国区代表
于琨带来了沙龙最具互动性、最活跃最有趣的分享。每位观众都得到了一份六块乐高积木,在现场创意拼接出“小黄鸭”。现场“吃瓜群众”拼出了无数种不同的“小黄鸭”......
于琨讲:这30秒的拼接行国,包括了大量的心理和行为。这体现了乐高的教育理念:高质量的产品创意与玩中学的理念。她介绍:
翼鸥将与乐高一起探索这些!
刘芮伊
睿艺创始人
“过去家长关心孩子厉不厉害,现在家长关心孩子精不精彩”
“STEAM教育赶上了好的发展时机,过去家长更关心孩子“厉不厉害”,比如上K12课提高下成绩;现在家长也关心孩子的未来“精不精彩”,比如学校STEAM课程。”
“STEAM机构的竞争对手是所有的培训机构,因为要抢孩子有限的业余时间。STEAM教育看起来没有K12那么刚需,那么课程就要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。”
宋军波
翼鸥教育创始人
“一种是基于压力下的灌入式教,一种是基于兴趣下的探索性学,应试与STEAM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情”
“不要把奥数的套路,应试的营销套路与教学套路用在STEAM领域,这是完全不同的事情。”
“现在是行业早期,但在快速发展,行业里的创业者应该一起提倡正确的学习理念,才可以加速市场的成熟。”
宋军波先讲了几个在线STEAM机构的“段子”。
2014年,他“忽悠”王煜辉创业做爱棋道,王煜辉建立的“一学二练三做题”在线模式(里面没有传统的“教”),从0设计了围棋培训教材与方法,取得了成功。
2015年,李伟在他的怀疑中创办在线美术培训公司画啦啦,用优质内容引流,采用线上线下混和式教学,完课率、续费率均做到80%。
2016年底,宋昭阳老师在ClassIn上教起了在线弹钢琴,带领孩子们唱和弦。短短几个月,公司便盈利报不上班,现在仅仅他的周围就有一堆家长排队在报名......
2017年,一位教育学女博士来找宋军波,说要在ClassIn开了一门植物课……,课程非常精彩,孩子反馈积极。
回首几年他看到的在线STEAM发展,他总结到:STEAM教学的方法与K12完全不同,课程设置、招生模型、运维模型都不一样。要以学生“主动学习”为核心,培养兴趣,强调讨论、展示和实践操作。
上图为我们对嘉宾观点的梳理。STEAM从表面的上看只是“学科”浪潮,其底层却是国家竞争力的转型,家庭教育需求的变化,因此创业者与从业者应该从产品设计到营销方案,都与大势相符,莫再走过去K12产品的套路。
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,应试激烈程度比中国惨烈的多,但是这些物质丰富精神空虚的孩子在应试教育的培养下,成为日本“无欲一代”,这也可以说是日本经济长期底迷的原因之一。
美国在80年代时,年轻人普遍“无所事事”,美国发表《国家处在危险中:教育改革势在必行》文件,进行教育改革,依旧是当前最富有创造力的国家。
反看中国,STEAM的创业者与从业者,应该有更为前瞻的眼光。用一丢丢实验校的在线植物课《野花笔记》中的一句话:
“我们应该更注重培养孩子对周围生命的认知,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,这远比认识几个英文单词重要!”
随后,乐博乐博的侯景刚、乐高教育的于琨、睿艺的刘芮伊先后进行了主题分享。最后,翼鸥CEO宋军波登场,以“我的在线STEAM历程”为主题,展示了画啦啦、优贝甜音乐、在线趣味植物课多个鲜活案例,解释了张永琪老师的提到的深层原因......
这里先不说,满满干货,仔细往下看吧。
张永琪
环球雅思、鲨鱼公园创始人
“STEAM不仅仅代表学科类别,重要的是代表未来的新学习方式”
“因为需要讨论,需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与领导力,STEAM教学只可以小班形式进行”
“我考察了丹麦、美国、日本多个国家,思索教育的未来。中国的教育大势,将在美国与日本之间,培养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是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趋势。”
"我们不应该在现有学科中加入STEAM这个学科,而是把STEAM做成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:STEAM教育讲究探究、动手实践,是一种慢性教育,需要耐心,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。”
“未来,所有学科都要具备STEAM这样的教学理念。包括K12、少儿英语都可以借鉴STEAM的教学方法,要以“学”为中心,而不是以教为中心。”
候景刚
乐博乐博创始人、真格教育基合伙人
“培养场控能力足够的老师,是未来在线STEAM教育的关键。”
在线STEAM是个比较新的模式,根据乐博乐博的探索,我总结有3个核心点:
1、线上营销。包括做有趣的内容,引发孩子学习兴趣,逐渐形成IP,做好demo课和转化
2、学习管理体系。做好学习管理非常重要,或者说是教学模式:匹配好课和练、讲和学的关系,就能形成独有的教学特色
3、教师管理。在线教学方法是很不一样的,要让老师学会和学生在线互动,控制班级秩序,并且标准化
在线STEAM的运营体系可以简单的解释为:
1、 IP引流。先做内容,在微信、微博、自媒体平台分发。好的内容(动画、故事、音频)是引发孩子兴趣的核心,逐渐形成IP
2、线上录播课。进入筛选客户阶段,做好精品Demo课,吸引学生付费
3、直播授课。进入收费阶段,以创新的“学习管理体系”进行教学,ClassIn只负责在线教学部分
4、线下体验营。付费服务,让孩子们有更深入的实践体验,线上线下教学结合
于琨
乐高教育中国区代表
于琨带来了沙龙最具互动性、最活跃最有趣的分享。每位观众都得到了一份六块乐高积木,在现场创意拼接出“小黄鸭”。现场“吃瓜群众”拼出了无数种不同的“小黄鸭”......
于琨讲:这30秒的拼接行国,包括了大量的心理和行为。这体现了乐高的教育理念:高质量的产品创意与玩中学的理念。她介绍:
- 乐高教育首先舍弃了自建的全球线上教师社区,采用了第三方工具进行沟通维护
- 舍弃了STEAM中Arts的部分,更专注于科学
- 舍弃了政府采购的策略,转而进行培训20000名STEM教师的计划(探索使用ClassIn的效果)
- 乐高在探索:如何在线上实现“动手”的核心价值
- 乐高在探索:如何在线上实现团队协作
翼鸥将与乐高一起探索这些!
刘芮伊
睿艺创始人
“过去家长关心孩子厉不厉害,现在家长关心孩子精不精彩”
“STEAM教育赶上了好的发展时机,过去家长更关心孩子“厉不厉害”,比如上K12课提高下成绩;现在家长也关心孩子的未来“精不精彩”,比如学校STEAM课程。”
“STEAM机构的竞争对手是所有的培训机构,因为要抢孩子有限的业余时间。STEAM教育看起来没有K12那么刚需,那么课程就要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。”
宋军波
翼鸥教育创始人
“一种是基于压力下的灌入式教,一种是基于兴趣下的探索性学,应试与STEAM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情”
“不要把奥数的套路,应试的营销套路与教学套路用在STEAM领域,这是完全不同的事情。”
“现在是行业早期,但在快速发展,行业里的创业者应该一起提倡正确的学习理念,才可以加速市场的成熟。”
宋军波先讲了几个在线STEAM机构的“段子”。
2014年,他“忽悠”王煜辉创业做爱棋道,王煜辉建立的“一学二练三做题”在线模式(里面没有传统的“教”),从0设计了围棋培训教材与方法,取得了成功。
2015年,李伟在他的怀疑中创办在线美术培训公司画啦啦,用优质内容引流,采用线上线下混和式教学,完课率、续费率均做到80%。
2016年底,宋昭阳老师在ClassIn上教起了在线弹钢琴,带领孩子们唱和弦。短短几个月,公司便盈利报不上班,现在仅仅他的周围就有一堆家长排队在报名......
2017年,一位教育学女博士来找宋军波,说要在ClassIn开了一门植物课……,课程非常精彩,孩子反馈积极。
回首几年他看到的在线STEAM发展,他总结到:STEAM教学的方法与K12完全不同,课程设置、招生模型、运维模型都不一样。要以学生“主动学习”为核心,培养兴趣,强调讨论、展示和实践操作。
上图为我们对嘉宾观点的梳理。STEAM从表面的上看只是“学科”浪潮,其底层却是国家竞争力的转型,家庭教育需求的变化,因此创业者与从业者应该从产品设计到营销方案,都与大势相符,莫再走过去K12产品的套路。
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,应试激烈程度比中国惨烈的多,但是这些物质丰富精神空虚的孩子在应试教育的培养下,成为日本“无欲一代”,这也可以说是日本经济长期底迷的原因之一。
美国在80年代时,年轻人普遍“无所事事”,美国发表《国家处在危险中:教育改革势在必行》文件,进行教育改革,依旧是当前最富有创造力的国家。
反看中国,STEAM的创业者与从业者,应该有更为前瞻的眼光。用一丢丢实验校的在线植物课《野花笔记》中的一句话:
“我们应该更注重培养孩子对周围生命的认知,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,这远比认识几个英文单词重要!”